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童趣》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达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本文是七年级新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充满童真童趣,是一篇很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引起学生的同感,诱发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散文。如果教学成功,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抓住文眼“趣”字设计成“趣读课”,分为三大板块:译读激趣——析读品趣——想象创趣,以一个“趣”字为线条统领全文。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朗读训练、积累词语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落实,也有结合学生体验和经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正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特点并依据本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童真童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说教法
1、点拨法。
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文中充满着天真烂漫的气息,吸引学生阅读的目光。学生结合注释,基本能够理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