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思品活动课教学 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形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可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活动效果。活动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时政演讲。可用课前三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轮流上台宣讲时政要闻,然后由学生或教师进行点评。做到持之以恒,并适时提升对学生的宣讲、点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演化、生成为时政知识比赛、时政小报、时政专题研讨会、时政兴趣小组等活动形式。如有学生演讲时讲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教师接着布置“时政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或“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进而了解中共中央颁布这些“中央一号文件”的目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出版时政小报或举行时政研讨会,从而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提高归纳整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