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摘要: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转型期”,加上学业上沉重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本文先从学生情感现状入手,了解症结所在,再根据学生实际,从师生情感互动、自信教育、合作教育等几方面德育渗透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情感教育 师生情感互动 自信 团结合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等一切活动都是与其心理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包括在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学生情感的发生与发展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时,无论在教学目标、内容或是方法手段上都不能不触及到心理这一领域来探索。因此,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因此,如何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与人合作、能积极适应社会、积极进取、真诚善良、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将是今后思想品德教学研究的方向,这也是《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