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教材教”的再审思
山东省滕州育才中学:张 华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用教材教”的理念渐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从操作层面来看,部分教师仍然没有领会课标精神,更没有吃透教材,随意加工处理教材,甚至完全抛弃了教材,实则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此,在细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我对“用教材教”的理念再次进行了深刻思考。本文以鲁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为例,试图从“尊重教材”和“用好教材”两方面谈谈如何落实“用教材教”的理念。以期专家同行给予斧正!
一、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尊重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教材是学科课程专家和编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科学性、权威性毋庸置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尊重教材”。特别是思想性极强的思想品德课程,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尊重教材”,这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育人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态度严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