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沟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等。本着上述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建构相关平台,使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成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培养,其它学科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教学环境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对学生的内心有了一定的影响,初一学生具有单纯、活泼的特点,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较浓,一般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想像思维的火花。所以本文的教学设计多为学生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对于不善于表达和不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采取鼓励、理解的语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2.教材分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作者运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重见光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歌颂和赞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到爱能带来光明,爱能呵护人成长,爱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习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
四、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 朗读法 文本扩展法;
五、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文章主旨。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影子”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