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复习 1、三种 杠 杆及优缺点; 2、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与特点。 发现: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该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三、进行新课 1.力学中的“功”        理想情况下 
   分析学生已做过的实验(如上图),发现: 说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于是机械师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媒体展示: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 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 把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作对比,说明力学中的功吸取了“成效”这一含义,力作用在物体上,要取得“成效”才算做了功。所谓“成效”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 讨论下列情形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小孩提一桶水,由于太重,没提起来。 2、运动员踢球,把球踢出去球在滚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球做功了吗 3、运动员举杠铃,举着不动。 4、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移动一段距离,牵引力对汽车做功了吗? 5、吊机吊起货物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吊机对货物做功了吗? 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总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2.功的计算 引: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用W表示功,用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 W=Fs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J)。   1 J=1 N·m (3)知道1焦的大小:1、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1J 2、将一袋1 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150J 3、体重为600N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1800J 4、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1 0J (4)例题:用20N的水平拉力使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0.5米,试求拉力和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已知:拉力F=20N , 重力G=10 0N,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0.5m
 求:      ①拉力做的功W1=?  ②重力做的功W2=? 解: ①拉力做的功               W1=FS=20N×0.5m=10Nm=10J       ②重力G在竖直方向上,而物体 在重力方向(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所以重力做的功W2=0(即重力没对物体做功。) (5)课堂练习: 1、起重机吊车把1000N的货物吊在空中,货物在空中静止不动,吊车拉力做的功是__J;把 货物水平移动5m,拉力做的功是_   J;把货物匀速提高5m,拉力做的功是____J。 2、下列那种情况做了功(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B、某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 C、依靠惯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  D、某人挑着担子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E、某人提起一桶水                   F、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 四、小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