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解
题目解说
“差半车麦秸”是小说主人公(王哑巴)的绰号,是他没有参加革命前吹糖人王二麻子给他起的外号,意思是脑袋不够数、不够聪明。以“差半车麦秸”为题,既反映了主人公参加革命前的性格特点,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
走近作者
姚雪垠(1910~1999),现、当代著名作家,河南邓县人,抗战期间先后发表了《差半车麦秸》《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等小说,1947年到上海,出版了长篇小说《长夜》等作品,1957年开始写作《李自成》,1976年出版的第二卷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背景链接
《差半车麦秸》写于1938年4月,同年5月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第一卷第三期。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王哑巴这个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内涵,表现了我国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蕴藏在“老中国儿女”身上的无穷无尽的反抗侵略者的强大的潜力,说明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他们能够也一定能够同祖国一起彻底告别昨天,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