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7分)
一、完成第1题(7分)
1.根据对话情境,完成(1)-(3)小题。(7分)
厦门“第二水源”—长泰枋洋水利工程于今年3月31日正式开工,引起市民的热议。
市民甲:九龙江的水喝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花十亿多元到那么远的地方再开辟一个“第二水源”?开源不如节流,应多提倡市民养成节水意识。
市民乙:我们厦门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1%。随着社会发展,未来还可能遭遇水资源更匮乏的情况。同时,取水渠道太单一的话,如果九龙江流域发生水质污染或工程事故,将威胁到整个厦门的喝水问题,开辟“第二水源”很有必要。因此,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市民丙:开源和节流都有必要。我们既要多宣传节约用水,也要多开辟水源,形成水源多样化,让我们的厦门用水更科学、更安全。
(1)市民甲、市民乙和市民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
A.厦门是不是缺水的城市。
B.面对厦门的缺水现状,是该开源还是该节流。
C.值不值得建长泰枋洋水利工程。
(2)下面说法与市民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乙认为我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
B.乙认为取水渠道太单一会威胁厦门的喝水问题。
C.乙认为节约用水不重要。
(3)假如你是市民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7分)
二、完成2-6题(37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1分)
(3) ,白露为霜。(《诗经》两首)(1分)
(4) 同为送别诗,“ , ”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4分)
(5)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 , ”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 ,_ ”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 ”的献身精神。(6分)
3.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