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点拨法 延伸拓展法
教学过程:
师:我们班男同学有什么优点?
生(女):我们班男同学比较活泼、幽默、喜欢开玩笑。
师:幽默是男生的一大魅力哦!还有吗?男同学说说女同学的优点。你说说。
生(男):学习很好,待人很温和,还有很漂亮!(学生笑)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如果我们都能够善于发现对方优点的话,那么每一个人都非常可爱的。在同学之间的交往当中最渴望得到友谊,对不对?我们都希望别人了解我们、知道我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们知道“知己”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稍停顿)有一个典故:从前有一个很会相马的人,人们都叫他伯乐,有一次他在太行山上看到有一匹良马拖着盐正在爬上半山腰,但这些盐实在是太沉重了,这匹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非常吃力,爬不上去了。伯乐非常爱马,他发现这是一匹良马,所以他非常心痛,于是他走上前去抚着这匹马的背哭泣,并且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马背上。这匹马因为受到他的理解,非常感动,所以马觉得他遇到了知己,这个伯乐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认识良马。“知己”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千里马的文章《马说》。
师:大家知道这个“说”是什么意思吗?大家学过类似的文章吗?学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