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编辑
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梳理:《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具体应用类型》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化学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 K
    上传用户1219964631
  • 更新时间2012/5/8 13:53: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知识点的认识】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
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
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需要注意的是:⑴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⑵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⑶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⑷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