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
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
情感
态度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用具 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