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一中 徐龙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交流、探讨,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发决策的生活、生产经验,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正确的资源观,具有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应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鉴于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方面:
知识方面:1.能运用地图分析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特点及优势。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技能和方法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二手资料的处理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利用获得的信息分析影响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对区域环境、经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