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方法,反复诵读至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人生道路的坎坷,学习诗人对理想不懈追求的顽强品格。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识记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李白的资料。
2、教师准备:《行路难》mp3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李杜诗篇万古传”。这其中的“李杜”是指什么呢?(学生回答)可见李白的诗歌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深受人们的喜爱。课前让大家收集关于李白的资料,现在谁来给大家做个汇报?(请学生简要介绍李白,教师对学生的介绍及时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补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