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祁阳县浯溪镇二中第9课 海燕 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1 K
    上传用户诗意水兵
  • 更新时间2012/3/11 17:35: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文学常识填空
《海燕》一文的作者是______国文学家_ _创作的散文诗,节选自《 》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给下列加点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飞窜(  ) 胆怯(  ) 掠起(  ) 号叫(  ) 蜿蜒(   )
一晃( ) 翡( )翠 飞沫( ) 呻吟( ) 苍茫( )
chǔn 笨 飞cuàn 火yàn 蜿yán 寂mò zhèn 怒
3、找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
①.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②.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中的“高傲”的同义词是( )。
A.自豪 B.骄傲 C.傲慢 D.傲然
③.“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④.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