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动词时态这一语法现象与我们母语的语法差别较大,学起来也较乏味。如何教学这些语法,从而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它们,是经常困扰教师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努力的尝试和探索,并依据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总结出较为行之有效的“三元”教学法:从“标志”信息输入着眼,经过“概念”思维加工,达成“结构”形式输出,从而使师生摆脱枯燥的时态教学,掌握动词时态的规律,形成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
一、从“概念 结构 标志”三个方面把握动词时态
“概念。结构。标志”三个方面是学习一种时态所必须把握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表述一个完整的时态含义。“概念”清楚地说明了一种时态的用法。对于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全面、准确,表述严密,如对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不能只表述为“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这仅是其基本用法之一。“结构”是指一种时态的表达形式。一种时态,除了要掌握其基本结构形式之外,还要掌握其各种变式,如陈述式、疑问式和特殊式,这是掌握句型变换的基础。“标志”是指能据此判断应使用何种时态的提示词语,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常与某种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二是上下文暗示语。我们在教学一种时态时,大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进行。在做这方面的试题时,可以从“标志”着眼,经过“概念”思维,答出“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