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法指津
1、 解释文言实词的方法
(1) 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词义。
(2) 语法分析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如例题中的“若与平生所闻不合”中的“合”,根据前面的否定词“不”,可以断定为动词,充当谓语,结合语境可译为“符合”。如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解释为形容词“合适”。
(3) 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4) 成语对比法。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如“手不释卷”“舍生取义”“心旷神怡”等。
(5) 假借相通法。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字”的角度来考虑。例题原文中“莫与抗衡”中的“与”字,当“和”或“给予”讲,显然不对;如果从音同或音近的角度去寻找它的本字,并结合文意思考,那么,就不难断定“欤”是它的本字,是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