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初中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城镇中学的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其自立能力较农村中学的学生会差一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自立能力,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立能力对这一代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课程标准依据:“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三维目标的确定:
●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
第三课的教学重难点均放在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第一框的重难点主要是通过第一目设计的几个活动及补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自立的思考,再由学生归纳出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下一框的教学作好思想认识上的准备。
6.教学手段:多媒体
7.教法与学法: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辩论法、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