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⑵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⑶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1. 能力目标
⑴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⑵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⑶初步教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减少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2. 情感目标
⑴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⑵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⑶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⒈原子构成。
⒉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1.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模式
课堂讨论法
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