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2.能力目标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教学重点:为什么需要宽容?
教学难点:宽容与纵容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宽容的故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那个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地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无独有偶,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通过上面的例子,设想一下除去其他因素,归结到一点:主人公后来有所作为,与当初长老、老师的宽容不无关系,可以说是宽容唤起的潜意识,纠正了他们人生之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