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郑州中考牺牲副课 主副科目不均衡影响发展

阅读:16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5/17 8:52:50
分享到:
  【根源】中招“以分”论成败学校看重中考排名
  对此,许多副课老师忧心忡忡。“要想改变现状是件很难的事。”西开发区一所中学的康老师教授计算机课,这门课是近几年为配合素质教育新增的课程。他说:“如果我们将这门课安排到初三课程表中,学生们也不会太重视,那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授课效果。”
  “现在通常会说,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该是高分高能的,应试教育已被素质教育所涵盖。”教授地理的刘老师说,“中招考试,语、数、外三科各占120分,政治70分,物理70分,化学、历史各50分,体育50分,实验包括理、化、生共15分,一般学生在某科付出的时间与成绩提高相应成正比,所以初三学生把学‘副课’的时间用在‘主课’上,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成效地提高中考成绩。”
  除了中招压力使初三学生对“副课”有所“怠慢”外,学校中招成绩排名也影响着“副课”的地位。普遍存在于各学校的现象是,学生花费在副课上的时间越长,中考成绩越没保证。许多学校为提高学生中招成绩和学校排名,不得已重视主课,并在课程安排上有所体现。
  现在学校急功近利,嘴上说学生要全面发展,但片面追求升学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现在学生的分数排名和学校排名已经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挤占副课也是被逼的,学校中招成绩直接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和毕业生优秀率,而这些数据则是学校招生时抢夺优秀生源的资本。”一位校长无奈地表示,“说到底,现在还是‘分分学生命根’的时代,虽说教育是要先育人,再谈‘分’。为了有更多的学生能考上重点名校,为了自己的学校排名能靠前,学校不得不拿‘副课’做牺牲品。”
  【思考】欠下的课业迟早要还科目不均衡影响发展
  记者采访几位副课老师,他们都表示,不重视副课对学生没好处,他们眼下决定放弃的一些科目,高中仍要学,文理分科后,有些科目甚至是高考科目。初中欠下的债,很有可能到高中时还。
  一位高一地理老师透露,刚接手新生上第一堂课,“一些最基本的关于河南地理的常识都说不上来,我问他们难道初中都没学过吗?学生们则会一脸无辜地回答‘没听过’或者‘忘完了’。使得我们不得不先抽出一部分宝贵的课堂时间来帮助他们‘温剩饭’”。
  中原区一位有心的高一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在接每一届新生前,她总喜欢对学生在初中所受教育情况作一次调研。虽然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结果很令人失望。有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少学业考查在有些学校被应付了事。对待所谓“副课”,学生、老师敷衍了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大量被挤占,甚至因种种原因有些初中根本就没开,孩子们除了会开关机外,只会上网玩游戏;拓展课程或研究性学习几乎不开课,作业也是让学生随便抄一下;在你看到的课程表上,会有音乐、美术课,但初三的孩子却没有这些课,有的学校到了初二,这些课两周才上一次……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功在千秋的大业。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应从治理学校和教育诚信开始。没有这一点,一切就成了空谈。”接受采访的王老师义正词严地指出,“主课挤占副课的时间,说轻一些是老师不负责任,课程和教学管理不规范、不合理,说重一些实际上就是能不能依法治教的问题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我们下一代孩子的身心成长。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12
     来源:大河报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