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还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沟通与自我表扬,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我们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有丝毫的偏见。不能说某个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误就不严肃处理,该严厉处理就不能手软。也不能说某个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犯了错误就对学生进行体罚,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更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有时并不能够做的很好,这就要我们在班会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指出我们在工作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让我们老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平心静气的交流,要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子不必不如师。要让学生知道不是只有老师能够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的。而老师要敢于接受学生正确的批评。接受了批评后我们还要进行自我批评,在批评中不断的总结新的教育方法,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崇高的形象。
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勇于带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组织一次成功的班会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同学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组织学生进行同学间的互相批评有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更加全面、深入得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很难全面的认识自己,对自身的缺点不一定了解,就更谈不上改正缺点和提高自身了。让朝夕相处的同学去指出学生的缺点,是让学生认识自身缺点的最好方法。只有先认识到缺点,才能积极的改正缺点。另外,让学生互相批评,有时候学生会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意配合。这种问题,一是:学生不好意思去批评别的同学;二是:被批评的学生有时会觉得自己被当众批评了就丢了面子。这时候老师不能硬逼学生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而要耐心得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正的朋友不会对你甜言蜜语,能毫不留情指出你的缺点的人才是益友,并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爱面子只会让你失去了改正缺点、提高自我的机会。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评有利于学生认真总结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首先要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总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其次,学生在进行自我批评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制定一个改正缺点的计划,自我批评只是手段,改正缺点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进行自我批评首先是对批评的补充。别的同学的批评会因为碍于面子或对这个学生不太了解等原因不太全面,而自我批评正好对之进行弥补。其次,勇于自我批评本身就是学生改正缺点的决心。自我批评虽说容易,但还需要很大的勇气。勇于当众进行自我批评,说明这个学生也有足够的勇气去改正缺点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监督。
经过长期实践,我发现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方法的确有了很大成效。学生们在班会课上不再是心不在焉,而是十分积极的参与到班会课中,和老师的互动性也增强了。每次班会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所发言,在对别人提出批评时体现了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感,在对自我提出批评时体现了很大的勇气。
鉴于我的长期实践结果,我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班会方式非常值得推广。班会课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之间的距离,让老师不再是学生心中高高在上的人,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一道信任的桥梁。这样能够给予学生认识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使之变成优点。这样能够有利于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一个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容易适应社会这个大舞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我对这一班会方式的实践及其总结还不够成熟,这一思想建设方式在今天仍然适用,对于这一方式的应用,要经过广泛和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展现其魅力,我将不断努力去求索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