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问题逐一看
招生计划减少28%意味着什么?
据悉,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10。2万人,比去年减少4万人左右,减少幅度达到28%。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1万人,比去年减少1。1万人左右,各类职业教育计划招生5。1万人,比去年减少2。9万人左右。市区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1。28万人,比去年减少1000人。
市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说,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人口出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这是主要原因。事实上,中考报名人数下降已经连续出现4年了。职业教育招生计划之所以出现大幅度下降,是因为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有经济能力供孩子读完高中、大学,并且家长也不愿意过早给孩子“定位”,宁愿让他们先升普高,再根据孩子意愿决定今后的求学方向。这是造成职业教育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其次,虽然我市在2006年就出台了《严禁苏南地区部分高中来我市违规招生》的通知。但近年来仍有一些学校利用私人关系,采取不正当手段到我市违规招生,把一些优秀生源带到苏南地区。
第三,申请出国留学成为了时髦热门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我市一些留学咨询会上,初中生和小学生也频频现身,显示了出国留学的强大吸引力。
这位工作人员提示说,虽然生源减少,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严格控制普高招生计划的前提下,重点高中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减少4万人,将使普高招生“两极分化”更趋严重——优质高中将有更强的“吸引力”;薄弱高中则存在压力。
今年指标生如何录取?
据了解,2011年市区热点高中50%的招生计划继续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初中学校。
我市第一批次普通高中招生中,一中、三中、徐高中、三十六中、侯集中学5所学校,招生人数的50%根据中考成绩录取,另外50%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市区各初中,这些指标生在这5所高中录取并轨线下再降低50分提前录取。
设置指标生的目的,就是无论孩子在什么初中,只要孩子在那个学校努力,成绩排在学校前列,就有机会进入热点高中。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热点初中的高分生并不一定能进热点高中,非热点初中分数相对不太差的考生却可以进入热点高中。
举个例子,去年有1195名学生享受指标生政策被第一批次高中录取。而三年前通过各种努力挤进热点初中的学生,有些人即便是考出了相对较高的成绩,也因为不能享受指标生政策,而未被第一批次高中录取。
和往年相比,今年并轨生、指标生、择校生3部分招生计划不交叉。以一中为例,今年新的录取方式分三步(右图):
(以一中为例)
1、录取20%的并轨生
(其他四所学校为30%,不用缴纳择校费)
2、录取50%的指标生
(这批学生也作为并轨生对待,不用缴纳择校费,这是今年对指标生新的优惠政策)
3、录取30%的择校生
(其他四所学校20%,这部分学生需要缴纳择校费)
特别说明:三年前升初中时未参加“电脑派位”而到电脑派位学校就读的学生,将不能享受指标生待遇;在外借读超过一年,或者初三年级未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也不享受指标生待遇。
读高中还是上职校?
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拿着一摞宣传资料细细研读,这位自称姓刘的家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家孩子一模考了500多分,她想报个职业学校学门技术。今天我把所有职业学校的宣传资料都拿了一份,回家和孩子一起商量下。”
要是让孩子初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就读,刘先生有些不甘心,“孩子还小。我和她妈妈总觉得孩子应该接着读高中,我们也担心孩子这个年龄就读职校太早了点。毕竟,现在哪个单位不看重学历啊?”
记者注意到,当天的咨询会上,有着类似刘先生这样心态的家长不少。孩子成绩不理想,读热点高中希望不大,读非热点高中热情不高,让孩子读职业学校吧,又有点不情愿。
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李强对此深有感触:“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有些家长对孩子未来应该读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还很茫然。我建议,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报考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技术类人才的就业开始越来越好。技术能力强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容易些,已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进入职业类学校之后,进行学历再提升,如今已不是问题。据了解,目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立交桥”已初步构建完成,各类职业技术类学校毕业生通过“五年一贯制大专”、“注册入学”、“对口单招”、“专升本”以及自学考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了学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