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
1、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表达和处理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和信息,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逐步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比较复杂的观察实验、测定实验和验证实验。尤其是,对拓展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结合信息技术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对比、加工处理,得出较完整的实验结论。
2、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检索,充分运用网络优势查找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思路,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网上咨询、展开讨论,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让科学技术前沿与中学生零距离接触,“请进来,走出去”
“实践证明,有了科学环境,就可以超前发展,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就能够跳跃”。我校在引导同学们和科学家面对面接触方面作得非常好,“根与芽”的发起者“猩猩妈妈” 珍妮•古道尔在格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古道尔的演讲,让同学们知道了她的传奇经历,当珍妮•古道尔还只是个26岁的姑娘时,她却走进了森林,一呆就是22年,在那里,珍妮•.古道尔利用电影胶片细致地记录了3代黑猩猩的生活,发现黑猩猩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还有用身体语言进行交流等与人相似之处,这是有生史以来关于动物群落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其价值足以被载入史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更是以耐人寻味的报告深深的打动了格致的年轻学子,他重点介绍了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和“人类基因天书”,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生命科学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激发兴趣→启发质疑→探究奥秘→联系实际→培养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生物学教学可借助于以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通过知识的有效迁移,使同学们在“悟”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渗透科学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合作的品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