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向学生强调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并辅之以相应的反馈性语言,如某某自学的很认真,某某没有认真自学等类似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保持在课本上,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启发思维
学生自学一段时间后,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自学思考题,并记下讨论结果。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课本内容,都有自己的见解,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小组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辩解、讨论,相互取长补短,逐渐形成统一意见。然后,在老师组织下,分小组发言(每组选一名代表),交流思考题的答案,进一步交流补充。老师再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不同表现作出评价。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也逐步培养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外化和内化两个方面,就知识的内化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要认真思考,以便能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高度概括所学生知识;就知识的外化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在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概括时,力争做到语言清晰流畅,凝练准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可以同时得到提高。我认为这样的训练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达标验收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以独立思考为主,可以适当讨论。然后,学生分别发言,老师点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节的练习可以设置为:
1、生物与生活的相适合的现象叫适应性。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的结果。2、所有的生物对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性;毛虫的体表毛茸茸的,生产色彩鲜艳,毛虫的这种使许多食虫鸟望而生畏,但不是对所有食虫鸟都有效,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只毛虫,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又具有性。3、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相似的体色叫做,具有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或都是有利的。4、警戒色的特点,所以对敌害能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5、拟态是某些生物在过程中形成的或,与其它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四、强化效应
让学生独立思考 1--2分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分别发言,老师点评。学生总结时,不要求固定统一的语言格式,要求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掌握的内容,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认识知识的升华。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归结为“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等等,能表达主要意思即可。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做目标检测题。检测题难易要适度,要有利于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当堂完成,老师巡视,当堂评改,并作出评价。
总之,未来社会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四步教学模式恰恰体现了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