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分析得很清楚,并强调指出了染色体减数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后,教师发动学生找出该同学讲解有误或不妥之处,如“在四分体中两个着丝点连结4个染色体”这句话是错误的。学生能纠正的问题尽量让学生纠正,学生解答不了或不准确的,再由教师引导点拨。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讲解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便在讲评时更具针对性。由于学生已经对精子形成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主要精讲了下列4个问题:(1)辨析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概念;(2)四分体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着丝点数的关系;(3)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及组合情况异同点;(4)运用抽拉投影片很直观地演示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情形。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遗传规律埋下了伏笔,效果十分理想。
4.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概念形成和同化的正确性,需要及时反溃而教师的良好夙愿“为迁移而教”也主要在此阶段实现,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为了防止学生思维僵化,有效地促进迁移,从形式到内容应注意练习的多样化。即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通过多角度的变式训练,启迪学生思维,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中在教学减数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及精子的形成过程之后,都以事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进行了充分的训练,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在进行反馈和评价时,教师要满腔热情,以鼓励为主,使各层次的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境,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尤其是对学习稍差的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使之形成向上的心态。最终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迅速、最充分的发展与提高。
经过一个时期的教改实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民意测验,实验班有98%的学生对此教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该教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良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