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地中海气候。北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分布在32°N~42°N之间的沿海狭窄地带,7月份均温16℃~20℃,属凉夏型;亚欧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分布在31°N~45°N的地中海、黑海沿岸,7月份均温24℃~28℃,最高达40℃,属炎夏型。两地的降水都属夏干型,但北美大陆更少,仅占全年降水的2%,小于亚欧大陆的5%。
(2)原因
①地貌(形)因素。北美大陆西部是由三重山脉和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组成的逼近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不仅高度相当,宽度也很大,沿海又缺乏深入大陆的海湾。而亚欧大陆西部欧洲的山脉一般不很高,而且多数山脉的走向接近纬向(东西向),对西风的纬向运行不但不起阻挡作用,反而起导引作用。大面积的平原地形更有利于西风东进。
②大陆轮廓。亚欧大陆西部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海洋的影响能深入内陆。欧洲三角形大陆水平轮廓大大加强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作用,它使北大西洋暖流沿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岸远伸向东北,使远在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结冰,使西北沿海地区成为世界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③洋流因素。亚欧大陆西岸42°N以北是最大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北。42°N以南是加那利寒流,影响小,主要在葡萄牙一带;北美西岸42°N以北是北太平洋暖流。由于阿拉斯加半岛阻挡,使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以内。42°N以南加利福尼亚寒流作用也小,只是由于北美西岸狭长,作用大些。
2.北美大陆东岸不具备(典型的)季风气候
北美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海洋性)。北美东岸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亚欧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6、7、8月份。北美东岸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且年较差较小。
原因: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而北美大陆面积比亚欧大陆小得多,大西洋也小于太平洋,因此冬夏海陆热力差异的程度不如前者,使北美大陆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那样典型的季风型气候。
3.北美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范围小于亚欧大陆
北美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落基山脉以东,100°W以西的大平原中部地带以及科迪勒拉山间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北部等地的温带型;大平原南部、科迪勒拉山间大盆地南部和科罗拉多高原的亚热带型;墨西哥北部和加利福尼亚半岛的热带型。
亚欧大陆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有分布在中亚的图兰平原、我国西北的内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蒙古东南部的温带型;从阿拉伯半岛直达印度河下游塔尔沙漠的亚热带型,总面积比北美同类此气候区要大得多,和撒哈拉地区共同组成世界最大的、东西长13000多千米的干旱区。
原因:(1)北美大陆的面积只相当于亚欧大陆的一半,大陆宽度也小得多,受海洋的影响比亚欧大陆大,大陆性不如亚欧极端。
(2)北美东部地势相对开阔。北美落基山以东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坦荡,无东西向山脉,南北开敞,并有哈得孙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水系、墨西哥湾等水域相互贯通。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南北性质不同的气团畅行无阻。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高度宽度均不大,山脉的连续性也较差,并不构成气候上的显著界线。
(3)与相邻大陆关系看,北美洲西临浩瀚的太平洋,而亚欧大陆西南部与非洲干旱区紧邻。
4.北美冰原气候面积广大
北美冰原气候区包括格陵兰岛大部分和北极群岛的北部,气候严寒,气温终年在冰点以下;亚欧冰原气候仅见于北冰洋各岛屿上,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稍温和。
5.北美大陆气候具有突变性的特点。这种突变性在冬季更突出。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在北美洲长驱南下,向东伸展到大西洋沿岸,向南可达墨西哥湾。这种冷气流与北上的湿润暖气流在大陆交汇以后,往往出现暴雪天气。另外,夏季来自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低气压,常常发展成飓风。飓风登陆,其破坏程度很大。
原因:①北美洲跨纬度很广,太阳辐射差异极为明显。②北冰洋严寒,是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墨西哥湾是墨西哥湾暖流的源地,因此,也是大西洋暖低压源地。这两种寒暖差异悬殊的气团为冬、夏北美气候的突变性作了物质准备。③北美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单元,东西两面高,中间大平原相对低,对寒暖气流起了导引作用。(京翰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