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议地理学科教学难点的分析与处理

阅读:57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6:49:13
分享到:

2.认知能力不强造成的教学难点

学生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他们对地理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1)循序渐进掌握读图步骤首先,读取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线段、符号、图例等所有显性信息。它是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利用的前提,经常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其次,加工信息。所谓加工就是将读取的信息相互组合,或将读取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互组合得出新的信息,即隐性信息,这一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筛选信息。图中提供的信息不一定都有用,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转换视角分解主体图形地图除了平面图外还包括立体图。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当他们遇到的事物在立体空间的不同侧面来回变化,且内容又多又新时,学生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如三圈环流图,这是一幅立体图,这幅图实际包括高空水平面、近地面水平面、垂直方向几个侧面。学生一向感到这幅图很难理解,原因有三:空气分子的运动是发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而且这一运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不能及时转换自己的观察视角。空气分子在不同层面上流动原因、流动方向不一样,造成问题的复杂性。空气分子在不同层面上流动原因、流动方向又是新内容,学生对此还不能快速地、灵活地运用。

解决这类难点的关键就是要及时转换学生的观测视角,把立体空间分解成不同层面;把一个个连续性过程转化成一个个阶段性过程。最终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分别放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来讲解。

教学难点的解决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新内容。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寻找可能会成为难点的地方和解决难点的最佳途径。(京翰教育中心)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