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原则
1.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提出的研究专题或问题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最见的现象和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形式多样性原则
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实例论证、模拟操作等活动形式都可以采用,这些形式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使最大多数的学生参与活动。
3.评价标准开放性原则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对研究性教学进行评价时,一般不注重研究成果的价值,而更加侧重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开放性的,而决不能搞“一刀切”。
4.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自选主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当前学校图书的书量、学生个人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5.课内研究与课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教材,同时它的每一个研究专题又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材料作为研究支撑。因此,在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样才能为深入研究各项专题收集信息。
三、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是:研读教材——确立课题——指导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共四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
通读教材
这是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课的起点和基础,它影响着以后研究学习时能不能选择主题和选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研读教材时可依据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朗诵、表演、图片展示等等。通过研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明确教材中的难点和疑点,从而为确定研究课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