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例三:2001年3月,金先生和家人一起逛北京西单商场,上厕所时,不慎将装有30 万元的现金和存折的皮包遗忘在洗手台上,10分钟后回来找时,皮包已不见了。经调查,是商场的4个导购员发现并瓜分了现金,存折由一人带走。请你对商场导购员拾金而昧的行为加以评析(本题要求学生有“节外生枝”的能力):
(1)导购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允许。
(2)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和法律不允许。
(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4)青少年应从中看到什么启示(正反两方面)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学生还可以从多个方面,从内涵上、外延上进行补充,扩散思维。惟有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自己的观点,辅之学过的知识,剔除思维中的利己因素,才可能层层递进,显示能力。
四、反客为主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有解决问题、巧答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所追求的。因而,培养学生的命题和解题能力,落到实处,就是要求学生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如例五:某乡地处边远山区,有一天,该乡乡长吕某从县里开会回来后,召集乡里的领导干部开会。吕某说:“县里讲了,现在要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因此,近一个时期,乡里的其他事情都往旁边放一放,以便于我们一心一意抓经济。”文化部门的一名干部问:“那我们正在筹划的‘文化长廊’活动还搞不搞?”吕某说:“人力、物力耗费大,停了。”一名村长报告:“我们村很多人不从事农业劳动,都求神问卜,烧香拜佛,怎么办?”吕某指示:“抓几个到派出所,给他们判两年,看谁还敢不务正业?”教办的一位负责人汇报:“县普法办要求办青少年法制宣传班……”吕某打断了他的话:“就不办了,小毛孩子让家长、学校管教不就行了?”散会前,吕某宣布:今天开会同志们都辛苦了,晚上乡政府在乡里最好的宾馆请大家吃饭。请根据以上材料,请你编设两个恰当的问题,并依据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回答,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本例惟有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从国家的、全局的高度立意,从材料中析出该乡的矛盾作法,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才能使所设的问题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够真正体现其创新的能力。反之,则易流于形式,谬以千里。
“反客为主”要求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注重平时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才会在考试中水到渠成!
诚然,培育创新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学生的状况不同,学习的氛围不同,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多观察、多总结、多学习,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千方百计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绽放出创新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