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动之以情
在目前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他们的信仰在慢慢地丢失、理想渐渐失落。尽管政治老师在竭尽全力地挽回,但是,教师的说教就越发显得苍白无力。然而教师们又坚信,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只要用真情去感动每个学生,他们曾经迷茫的信仰和曾经走失的理想在情感波澜的推动下,必定会明确起来、清晰起来。惟有真情才能使学生在感动中主动学习、健康成长,从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在高二哲学教学中有一个呈现给学生的观点是:“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事件却都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面对这样的观点,靠政治老师的说教又是陷入了满堂灌的尴尬。为此,我设计了一堂以母爱为主题的政治班会课。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你的生日在啥日子啊?”学生一般都很愿意讲自己的生日,以及自己生日时候,爸爸妈妈如何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但是,有谁知道你生日那天你妈妈的感受吗?学生们个个一问三不知。带着这个问题,我请了一个学生用我的手机现场问他妈妈。那个学生平时很调皮,不喜欢学习,为了点小事还要和家长起争执。他妈妈的答案是他的生日那天,他妈妈很幸福很开心。的确,对于每个妈妈来讲自己的孩子出生的那天当然是很幸福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的是一份成功的喜悦一份丰厚的喜悦。随后,我给学生看了一系列的照片,是一个17岁的北京中学生到产房,拍了孕妇分娩过程中脸部表情的照片。这个时候同学们惊讶了,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带有母亲艰苦的挣扎。这个时候,我问刚才那个男生一个问题,“你最近一次和你妈妈发生争执在啥时候?为了啥事情?”那个男生默然了。紧接着,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滑雪的季节,一对母女去山上滑雪,但是迷了路又下起了雪。母亲打通了救援的电话,空中救援很难找到她们的准确位置。这个时候,母亲毅然用刀割断了自己的动脉,鲜血染红了一滩白雪给救援队确定了位置。女儿得救了,但她的母亲却再也回不来了。生活中的母亲,用自己的苦痛和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子女的健康成长,这样的无私,这样的感人。教室里一片寂静,有几处零星的抽搐声。我坚信是人性中的母爱触及了学生的心灵,震撼了学生的心魄。没有刻意的说教、极具感染力的教学安排,动之以情,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接受了书本中的论述,也必定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推翻“人性自私论”的观点。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有很多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人将积极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出发,寻找到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