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

阅读:57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24 17:32:02
分享到:
2.注意问话的针对性,问题不能漫无边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甚至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准备得当,问题的用语巧妙有趣,问话难而有度,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探索的主动性。
3.注意问话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是对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中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1)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是语言)(2)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是抽象刺激)(3)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4)动物能否对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为什么?(对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不能对抽象刺激发生反应,因为动物大脑皮层中无语言中枢)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还必须懂得学生的认识规律。
创设问话的氛围,控制问题的频率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制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时,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礼貌相待不加以喝斥……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知识。
课堂问话还要做到频率适中、难易适度。有的教师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越多就越能体现启发式教学。其实这是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违背的。因为一堂课中问题提得太多,知识密度必然过大,学生思维活动频率就太高,就会造成学生负荷过重,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问题不能太多,也不可过少。问题的设置,难易要适度,过于容易的问题,学生如不加以思考便能回答出来,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如在讲述两栖纲时,提出: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因此称它是两栖动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这样便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中的“问”是一门艺术,广大教师都应积极探索这门艺术,使其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