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地理专题 > 阅读文章

探索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

阅读:81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7 14:22:10
分享到:

区域地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孤立地讲述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等地理要素,罗列事物、堆砌地名的现象。这种忽略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不重视认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八股式教学,是很难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尝试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突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揭示各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人地关系结构网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第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第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