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阅读:68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5 9:44:02
分享到:
三、创设迁移情境,感悟生成过程
  很多数学知识在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在诊断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问题,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例如:在讲“小数除法”时,首先提问“整数除法”的法则是什么?并请回答者结合实例板演。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整数除法”该怎样计算呢?你们能计算吗?于是学生人人参与训练,我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小数除数”的法则、步骤,并用自己发现的步骤去解决课本中的练习,反复印证“小数除法”的法则、步骤,在经历了“思”、“议”、“练”的过程后,培养了学生的敢想、敢创、敢试验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发现情境,发展求异思维。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里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待,因此要在教学中设计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真知,从而培养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敢于别出心裁的习惯。
  五、创设竞争与开放拓展情境,促进互动发展。
  恰当的创设竞争与开放拓展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荣誉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合作精神的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和发展与人合作的意识,体验出完成质量、速度与竞争的关系。比如:低年级教科书中的“闯一闯”、“冲一冲”等;能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既为学习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又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快迎头赶上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总之,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很多很多,但不要故弄玄虚,能简就不繁,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数学问题为前提,以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以激起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准则,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不断探究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就能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就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终生受益。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