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心理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阅读:94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19 15:03:12
分享到:
三、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却只允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 显然,这个条件使顾客实际上不能挑选。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被称为“霍布森选择效应”。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由此带来英语教学的两点启示:
 1、避免教学过程的形式主义。过分强调安静的气氛、一律的坐姿、统一的行动等课堂教学要求,在脱离了教学目标之后,往往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抑制思维的不良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允许甚至主动激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内外“冲突”,比如分歧、争论等,或适度允许一些“出格”行为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相反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2、避免处理问题方式的单一化。对那些难于控制课堂纪律的教师来说,烦恼往往是由于自己的问题处理方式引起的。比如,将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一律罚站或送交学校惩罚(使学生没有任何选择),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对抗,从而使某些错误在学生身上一犯再犯、以至屡教不改。对在课堂上违规的学生,教师不妨提出多种方案由学生自己选择。例如:(1)、到教室后边站着听课;(2)、继续坐在座位上听课,如果再次违纪就自动到后边站着并写检查;(3)、下课前回答本节课的一些相 关问题,回答不正确再写检查等。面对合理的处理方案,在正常情况下,学生是不会拒绝选择的。因为这是师生平等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一旦作出选择也就意味着对全班同学作出了承诺,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他一定会自觉地履行其诺言。
四、霍桑效应

 霍桑工厂是一个具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的美国工厂,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太理想,工厂一直竭力探求也找不出问题的症结。美国国家研究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厂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试验。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专家们用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实验表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诸多不满,因无处发泄而 导致了对立的跗面情绪。“谈话实验”使这些不满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发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这种现象就是“霍桑效应”。“霍桑效应”给英语教学管理的启示有两点:一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进行个别情感交往的次数,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交流平台。二是要能耐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一定要让学生把不满的情 绪宣泄出来,从而身心轻松地投入学习。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