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长期以 来基础教育中形成的学生被动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化的训练,事实上,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从而形成“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你给,我收”的教学关系,因而,长期以来学生丧失了独立性、自主性,只是成为简单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合作地进行学习,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更新观念,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应对策略:首先,我们英语教 师要自我更新观念,应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变革我们的教学方法,把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要实施情感教学,实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真正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 才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第三,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作业安排,必须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课后作业完成中逐渐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在教授七年级(下)Unit 3 I’d like a large pizza。本单元主要是讲授一些有关西方的饮食,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寻找一些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的相关材料,以便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品尝到自己劳动 的乐趣及价值,从而真正地、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问题三:学生花在单词上的时间多,收益少
有教过七年级英语教材的教师,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词汇量太多了,说实在的,有些词汇连教师本人也是第一次遇到过的,真是苦了学生了。笔者对于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是因为英语词汇太多,背了却容易忘记,从面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应对策略: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它就象我们口袋的钱一样,没有钱你什么也买不到,两样,词汇掌握不好 ,必然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学生共在单词的时间多而收益少就引导学生放弃词汇记忆,而要尽量传授给他们一些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良好的记忆法主要有以下几条:1、情境记忆法。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在情境中呈现 、运用,互动中操练、掌握,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使用词汇情境记忆法;如:在教方位词时,老师可利用简图,使学生似乎是身临其境,置身一个现实环境,从而顺利地掌握该词汇;2、音形义相结合的记忆法。音、形、义是词汇的三要素,教师应尽量使学生来熟悉并牢记新单词,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同音异义词、同义词、词形相似词、词性转化词等,使学生能够更集中地记忆单词,并达到以旧引新的思维方式;3、词不离句记忆法。人们总是以句子进行交流谈话,因此,决不能让词汇孤立地存储 在人的记忆中,要使学生 能够把词汇放于句子中学习、理解,以便于更长期地记忆;4、避轻就重记忆法。由于新教材词汇量太大,若要让学生主次不分,平均分配精力、时间,显然只会增加学生负担,效果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