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题设计应精简相结合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讲究策略。一堂课中教师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有实效,教师提问虽多,但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很有可能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局限在表层领域,最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甚至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深入地推敲和挖掘教材,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最好能够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全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研读,并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和讨论时间。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我有了这样一段文字材料:2008年11月28日,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支线喷气式飞机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后,宣告中国正式“飞”入世界先进民用客机的行列。ARJ21是中国按照国际惯例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先进支线飞机产品,它的出现将打破波音、空客、庞巴迪、安博威等国外飞机厂商在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垄断格局。问题设计:①看了这则材料你从中感悟到什么?②看了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我国怎样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③作为中学生为提高现代科技目前可以做些什么?这三个问题一提,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究中把这一框内容都得到了解决。
六、问题设计巧妙与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相结合
巧设问题就是通过教师巧妙地设置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如何真正做到“巧设”问题。问题设置得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路。例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我采用材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整个国家焕发了勃勃生机。设计以下两个问题:①请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举例说明我们家里面都有哪些外国进口的东西。②30年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变化的宝贵经验是什么?因问题的设置在内容上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争着抢着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中可看到,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精心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为教学中心服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还有很多的技巧和学问。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提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怎样提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提问题。强调课堂的问题设计,不是以“问”代“讲”,而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聚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优化我们的教学效果。
作者姓名:王宏
论文字数:3253字
参考文献:
⑴《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任长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⑵《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创新》 肖锋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⑶《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王淑霞 金色年华(下).
⑷《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张建文 云南大学出版社
⑸《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刘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