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恩格斯在介绍《资本论》的方法时指出: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在叙述的行程(由里及表)中,“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51页)。《资本论》的方法不是特殊法,而是一般法。这一方法的转换反映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从教材以叙述为主的方法到教学以研究为主的方法的转换。在教学中,应采取研究的方法,即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教师切不能将教材的叙述方法机械地移入教学。
教学的认识过程是以现成的科学认识成果为对象的,它同科学认识成果的形成过程并不等同,后人无需也不可能重复科学认识成果形成的全部过程。但是,“对待科学认识成果,必须表现出与科学认识成果中被‘对象化’、具体化了的人类活动相符合的活动”(帕尔纽克:《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181页)。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进行必要的认识成果形成过程的复原。明确这一重要哲理,对于克服目前尚为普遍的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倾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