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的体会

阅读:43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4/8 15:30:05
分享到:
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我每节课向学生提供5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口语交际的话题,让学生轮流进行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开展好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要求,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交流沟通。
  
口 语交际的要求即是“会说话”、“会听话”。在说的过程中,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必须有普通话。在听的过程中,应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做出准确的判断或得体的回答。这些要求应该向学生明确提出,让他们在实际联系中按要求去做。我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时,是巧妙地借一个幽默性的练习完成的:
  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李大华,你如何回答刘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引导分析时,我向学生指出,如果听不出别人的言外之意,就可能答非所问,同时指出别人的缺点时应避免直截了当地去说,应含蓄委婉地去说,顾及到别人的内心感受和接受能力。接下来提出要求是水到渠成的。
  二、立足生活,联系实际,与所教课程内容紧密相扣。
  在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给学生作了一个“话说语文” 的示范,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有所认识和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话题,其中第一个是“介绍自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说话训练刚开始 时,学生门是一脸的不在乎,认为老师给他们提出了一个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事。在学生说话交际的过程当中,我对他们进行鼓励,对他们的说话练习给予恰当的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缺点,他们便逐渐喜欢上了口语交际这个正课之外的活动,也形成了一种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学生对每节课都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也是我能成功 进行教学的一个法宝。
  1、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就是学语文的大课堂。”来自生活的,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也是他们“有话可说”的。如设 计“搞卫生风波”、“老师为什么迟到”、“我最喜爱的笑话”、“班里的故事”等话题,让学生们切实感觉到“说话”就在他们身边,不是一件多么高深的事情。
   2、紧密联系课本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可以与所学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这样,不但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还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给学生布置的题目是“《水浒》人物故事谈”,学生从课外书籍或所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搜集来的故事进行交际, 既是对课文的很好补充,又有助于加深理解原著,更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表达能力。再如学习小说、戏剧等带有情节性的作品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3、由易到难,训练要有阶段性。说话,看似简单,但在公开场合要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尤其是“脱稿”而说,是有一定难度 的。因此,在实际训练中,布置给学生的话题要从易到难,说的话要由少到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计划,有阶段性地去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低年级可以 以“自我介绍”、“我喜欢的故事”等“命题”式说话题目进行训练,说话的内容不要求太多;中高年级可以“话题”“情景表演”进行练习。当然,在一个阶段内,也应有步骤地去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多元评价,听说结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口语交际还要注重对“说话”的评价,因为这可以提高学生倾听的意识,掌握听的技巧。同时评价本身也是说的过程,把听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评价的过程,不但要会说,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我在训练中,注重从发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明确、语言是否得体连贯、内容是否富有启迪意义、说话的仪态是否自然大方等方面去评价,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提出表扬,让他们发扬保持;缺点明言以告,不断得以改正,鼓励他们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评等,要灵活运用。
  快乐5分钟,让学生在期待中迎接你的语文课。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