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阅读:15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4/8 14:43:46
分享到: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就是说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就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呢?在日常教学中,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并把生字出现在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上课前,教师出示象形字“火”的符号让学生说说这个符号像什么,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火。在观察象形的“火”和汉字的“火”有什么联系时,让学生说说、画画、写写,不需讲解,学生就会知道,“火”,字每一笔所表示的意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再有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这个谜语是:‘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同学们听了,脸上都闪烁着兴奋而好奇的光彩,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候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谁说的对?”孩子们齐声回答:“想。”“那么,请你们翻开书本,读一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生字,从里边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充满激趣的导语,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兴趣。
开始识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告诉小朋友: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小朋友听了便十分有兴趣。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小朋友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往了,比如 教“日”字时,编成“四面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目”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日”字的启发下,很快编出“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经过不断的启发,小朋友编出了许多字谜。如: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谜底“也”;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坐当中,谜底“匹”;大雨冲倒一座山,谜底“雪”等。实践证明,这些识字方法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写汉字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住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设计教法,通过诱导学生参与操作实验、交流、验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叠一叠”等形式进行集中识字。如“加一加”中,让学生给“日”字加一笔,而构成许多不同的汉字。在“日”字下加“一”,就组成了“旦”;加“|”就组成“田、旧、由、甲、申”。构字后,让学生组词,学生组出了“元旦”、“田野”、“破旧”、“自由”、“甲方”。接着又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通过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在熟字、常用字基础上,用加、减、合部件等方法认字识字,然后拓展其词汇量,进而逐渐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从而达到字—词—句的有效统一。又如我还经常采用归类法,把一些形近字放在一起教学。像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小朋友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和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晴天。“睛”字,和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这几个字的区别。在学这一类字的时候教师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   
根据以上教法在学习《要下雨了》这一课的生字时,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并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小组同学。如有学生说:“急字因为着急是心里急。所以是心字底”;有的学生还把字编成了顺口溜,最后全班同学交流。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气氛活跃。在激发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像编儿歌、换字旁、绘画识字等,让学生享受识字的快乐。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的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可以增强老师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呈现形式: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先自己拼读,后小组学习,不会读的相互帮助,最后去掉拼音读。
2、去掉生字拼音,开火车读生字比赛。
3、将生字放到词语中,自己练读,后小组学习。
4、制作生字卡,同桌之间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找出生字卡,然后同桌两人共同认会生字。
5、做游戏:(1)请任意一名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学生一起说儿歌:“当当当,我是小小邮递员来给大家送信来了。”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学生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2)错字门诊:教师在黑板上把字写错,然后找学生当医生来为错字“诊断”,改完后再带领大家读一读。
6、采取摆识字擂台,奖励小红花的方式。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