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近日发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状况最新报告显示,家长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钱越来越多,并且有超过90%的家庭认为扩展性教育支出“花得最值”。
调查显示,5000名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8773.9元,26.6%的家庭支付择校费平均金额为12407.9元,76.0%的家庭支付课外培训费平均支出为一年3820.2元。
从调查结果发现,48.2%的家庭认为课外辅导培训的费用花得最值,32.5%的家庭认为给子女购买课外读物的费用花得最值,12.2%的家长认为花费最值的是(带)子女观看演出、参观旅游。相比之下,仅5.8%的家庭认为选择性教育支出“花得最值”。
调查中的扩展教育支出是指基本教育之外的家教支出、补课费、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班支出、课外书籍费用、各种与求学有关的辅导班费用等。从扩展性教育支出的具体内容来看,76.0%的家庭有课外辅导或培训(含家教)的支出,年平均费用为3820.2元,约占全部扩展性教育支出的65.2%,年最高费用为80000元。第二是(带)子女观看演出、参观旅游的费用,66.6%的家庭有此项教育支出,平均费用为1496.3元,约占全部扩展性教育支出的25.5%,年最高费用为60000元。此外,89.0%的家庭都有课外读物的费用,但花费不多,年平均费用为546.3元。
关于教育的支出及其最终效果,家长在观念上存在分歧。对于给孩子报学习类的课外辅导,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有效果,其中6.5%认为非常有效果,44.9%认为比较有效果,42.7%的家长认为效果一般,仅5.9%的家长认为没什么效果或完全没有效果。对于子女择校就读,六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对于子女发展有效果,其中,13.9%的家长认为非常有效果,49.5%的家长认为比较有效果。不过,对于择校费的合理性问题,家长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30.9%的家长认为子女就读学校收取择校、借读、捐资助学等费用是不合理的,与之相反,31.3%的家长认为是合理的,而另有37.8%的家长表示无法判定。
家长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钱越来越多,按理说孩子学习应该是越学越高兴,越学越快乐,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早晨的学校门口,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拉杆书包,可以看到步伐平稳的小小身影,耳边听到的多是“仔细点”、“别贪玩”、“下课有时间写点作业”……唯独少见孩子特有的童趣与雀跃。
上学的孩子并不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孩子身心压力过大、自由童真的天性被剥夺后产生的压抑感。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做作业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31%的孩子每天写作业要花3小时以上,28%的孩子花2―3小时,30%的孩子花1―2小时,只有11%的孩子花了不到一小时。除了作业,还有课外辅导班等着孩子。其中68%的孩子都参加了辅导班,而且辅导班多半(53%)还是语数外或是奥数的课程。在一天当中的课余时间内,基本没有锻炼和娱乐的时间,也没有时间和父母一起交流,晚上10点左右上床睡觉,节假日也不会有多少娱乐时间。难怪,压倒多数(78%)的孩子认为最快乐的事情是能够想玩就玩。而事实上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的心愿,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基本上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一愿望。
对于这种现况,有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存在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教育价值观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完善,加诸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就无法真正释放,孩子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童年,无法享受真正的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