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卷: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文/世明
人类天生具有探究世界的本能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人才的驱动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著名科学家可以说都是具有好奇心的人。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之所以发明专利超过2000多项,就是因为好奇心;牛顿也是因一个苹果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产生好奇,从而发现了单摆,时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但是,好奇心也有不健康的。比如,深圳某男子偷窥并拍摄女孩的裙底,最后被拘;某中学男生多次翻入女生宿舍,甚至掀开正在睡觉女生的被子,也被学校开除。
更有西方的谚语“好奇害死猫”,一只可爱的猫咪,好奇心太强,想知道餐桌上的罐子里到底是什么,结果掉到了滚烫的汤里,一命呜呼。
凡事种种,都警告我们,好奇心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有效维持,才能成为探索陌生世界的持久动力和正能量。否则,一个人不健康的好奇心过盛,就可能会招致灾祸。
由此可见,探索陌生世界,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它只是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必须要有更高的需求、更内在的渴望、更持续的行动,这就是求知欲。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治学,要把好学、乐学作为学习活动的理想境界;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同样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求知若饥,就会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喷薄欲出,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华罗庚、爱迪生等科学家那样孜孜不倦,生命不息攀峰下止。
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华罗庚,1925年因家里贫穷拿不出学费,只好中途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1929年冬,他又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连走路都要借助手杖。
可是,华罗庚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他求知心切,虚心好学手不释卷,学而不厌。
15岁时,他就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岁就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1岁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期间他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在中国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他就这样一步步探索和开创着中国数学学派,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
无数事实都证明,求知欲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探索未知,掌握知识,走向成功的不竭源泉,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