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阅读:25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22/5/4 16:46:06
分享到:

 引言

教学质量若想提高,应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因为核心素养集中体现着学科育人的重要价值,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核心能力与必备品格。基于此,课堂教学工作需紧密围绕着学科特征。而为达到该目标,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出“变化”。一、进行微课教学,增加课堂吸引力通过微课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可将学生的主体性明确,把具体学习需求融入教学环节和课件设计中,然后依据具体情况加以合理性调整。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若要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教师需借助微课把教材当中的概念性知识合理展示,旨在让乏味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充满吸引力,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强化学习质量,这样才会达到“乐中学”的理想效果,让学生学习更具自主性,与此同时勿要采取压力强制性的授课模式,由此教师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总之采用微课教学可实现“一举多得”。

一、改变教学方式,减少学习压力

加强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活动是教师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教学理论很难实现,因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讲者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中心进行单方面教学,即使偶尔对学生点名,也只能起到一时提醒的效果,学生整体心理状态未得到实质性改变,教学质量中规中矩。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可以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自己并坚持自身的观点,即使是错误想法也允许学生继续参与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其他同学提问,并让同学们评价双方回答。这样教学就从教师单方面活动变成了课堂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极大的活跃课堂氛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又能使数学课的趣味性大大增加,在教学主阵地帮助学生卸下学习的担子。

三、细分课堂教学目标,优化备课质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数学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首先必然要做好备课环节,从而才能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对此,教师要能够精细划分课堂教学目标,要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的“零”与“整”教学,以帮助学生们合理构建起知识网络框架。同时,教师还要具备随机调整教学节奏的意识与能力,要坚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而及时、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效果。

四、加强课后延时教学,减轻学生压力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更加规范,课后培训班的数量也急剧减少,与此同时,教师们的教育责任也相应地有所增加,对此课后延时教学服务的不断优化也大大有助于实现提效减负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作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此此过程中开发和应用更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进而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新鲜感,也可以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其余学科等内容的联系,最终大大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教材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营造趣味且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他們的内在情感动机,有效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最大可能地挖掘生活元素,从学生的内驱力角度来进行兴趣的激发。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日出的画面,让他们在视觉享受中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并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再如,在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内容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会感到本节课知识很沉闷,丝毫没有学习的兴趣,整体的状态是非常压抑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小游戏的方式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氛围,让他们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多彩的视频画面来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还能拉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缓和高压学习的状态,提升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教师通过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紧绷的弦得以放松,另一方面也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对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另外,课堂评价不应仅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互评和自评也应成为常态,这样能够让他们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对于其学习方式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六、转变师生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首先,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应从以往“主演”的身份退于“导演”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主要提升自身教材解读、方法革新等能力。将先学后教的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教学活动重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他们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大胆与同伴们进行交流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下,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观点,必然能够实现思维的拓展,对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及时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教师指导的最佳时机,能够真正起到启发式教学的作用。最后,加强学法指导。“双减”理念更多地应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通过传授新型的学习方法扫除他们学习的掌握,并增加其知识探索的欲望和动力。具体来说,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法习惯入手,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思路,优化学习方法,促使其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如教师在日常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思维,以广阔的思维拓展来强化他们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规范解题训练,另一方面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作业错误率,真正让学生从题海战中解脱出来,在有效为他们“减负”的同时,也达到了“增效”的目的。另外,教师还应狠抓教学难点知识,以分散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攻克教学难点,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七、促进合作学习的形成,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的思维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便是能力出色的学生,也會有思维的盲区。且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思维互补的作用也能体现得非常明显。所以在学习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到“相似数”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一项简单的实践活动,去测量一下隔壁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学生在测量之后可以看出,虽然身高差距有个别差异非常显著,但是从整体情况上来看,还是趋于一个近似值,在一个区间之内。而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入相似数的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交流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结语

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的影响,绝对是正向的,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应该踊跃按照教育部门的政策,从而使初中教育更加具有规律性、合理性。规避了学生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与内涵的问题。使初中数学教育更有加意义,使课堂上教师的存在更加主观、绝对。教师也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成效和教学的水准,使难点与困惑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更加轻松。

     来源:网络  编辑:b-box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