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在学习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者“一错再错”,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存在于学习过程中,对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没有影响呢?放任学子中的疑难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学习能力的发挥,而且对学习成绩也是影响巨大的。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遇到问题:勇于发问,别让问题成为你的“绊脚石”
首先,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无论课内课外,你是一个积极主动,喜欢发问的人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你或者摇头了,那么,我可以这样说:你一定搞不好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这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同学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每一位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折中的方法,即兼顾大部分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漏掉了部分知识,这时候就需要你及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便当场弄懂。
如果你没有这样做,而是跳过不懂的问题,那么,吃亏的人就会是你。因为你的沉默寡言,会让老师误以为你已经懂了,因此,他就会接着往下讲。而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后面的更加难以理解。
结果,往往是听课失败,如果课后你再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 如果马上追着问老师),那么,就会逐渐跟不上趟,听不懂课,进而沦落到“差生”行列中。
还有,在课堂上,为了与学生形成互动,老师一般都会进行提问, 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地表现自己,把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
然而我发现,大多数的同学在课堂上都不愿意出这样的“风头”。究其原因,无非因为他们有诸多的顾虑:一是说出不懂之处,担心别人说自己笨;二是怕回答错误而出丑,不但丢了面子,还招致同学的嘲笑,说自己不自量力;三是担心问题问得很傻,担心问多了老师会不耐烦,还有一点是怕被同学说成“故意耍小聪明”。
课外也是如此。很多同学不是没有问题,相反,“卡壳”的地方还不少,但就是不愿意开口,宁愿让问题烂在肚子里,即便没有解决也在所不惜。事实上,如果你想搞好学习,你就不应该有这层层的顾虑,也不应该让问题跳过去。
我自己就在这方面栽过跟头。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由于性格过于内向,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的被动。每次老师在课堂上询问我们有没有要问的问题时,碍于面子,我总是一声不吭。实际上,我是有问题的,而且还不止一个。遇到难题,我也不会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每次都对自己说:明天再问吧。
结果呢,由于前面的知识没有及时梳理清楚,在后来听课时,我基本听得一头雾水,云里雾里的,听课质量越来越糟糕。而且,不知过了多少个明天,我的难题仍然存在,还越积越多,想补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这样的情况,考试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亲爱的同学们,看过我的经历后,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你一定不想让我的故事在你的身上重演了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当你有不懂的地方,或是有不同的见解。请你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当老师提同时,即使答案会错,也请你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很多时候,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一语惊醒梦中人”,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二)问题跟踪:准备一个“备忘本”
无论是平时的练习,还是考试,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的几率呢?每当同学们这样问我时,我都会为他们开一服“灵丹妙药”——准备一个“ 备忘本”。也许你会有疑问,一个“ 备忘本”能干什么呢?其实,你千万不要小看它,它的作用大着呢。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受益者:
有一次,她来办公室找我,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很沮丧。我连忙问她怎么了,她这样回答道:“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理想,后来我把几次考试的卷子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了一下,发现考不好的原因就在于我老是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次做错的题下次依然还会出错。”
“哦,原来是这样啊。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老师教你一个方法,只要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下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真的吗?”她听我这样说,黯淡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起来,“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
“这个方法挺简单的,只需要你准备一个“备忘本”,把一些平时自己不会的、易错的、典型的问题专门记录在上面,空闲时经常翻一番,你在考试时就可以减少犯错误。
这位同学按照我教她的方法去做,果真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由此看来,准备一本“备忘本”,把问题记载在上面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为什么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呢?
曾有专家对那些成绩优异者和成绩相对较差者展开过调查,结果显示好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现象:那些尖子生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会跑去问老师,当问过之后,马上就会将问题完整地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如果还有问题,又会马上找老师,势必“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呢,遇到问题同样会去问老师,也会耐心地听老师讲,但他们却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
不同的学习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本子上记下“问题”的同学,在下一次考试遇到同类问题时,往往很少出错。而仅仅止步子听懂的同学,在下一次考试遇到同类问题时,会依然重蹈“一错再错”的覆辙。
同学们,现在你应该知道好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为什么要低了吧。好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把不会的知识真正弄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而成绩较差者却恰恰相反。
记错题和典型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将做错的题统一记在一 个本子上,经常看,就会牢记在心,防止“一错再错";记一些典型题同样有用,如果考试碰到了,就不会束手无策,慌里慌张。
同学们,如果你在学习时,还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那么你不妨准备一本“备忘本”,将问题记载在内。
在这个本子上,你可以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己不会的问题,当你请教过老师或同学后,就及时将其记下来;二方面归纳成“错题集”,专记那些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的解法;三方面归纳为“妙题集锦”,把一些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
经常翻翻这本“备忘本”,一定能对你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信你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