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中之间的“暗战”
面对学生和家长对国际高中不断增长的需求,不少高中学校和大学相继开出国际高中班,有些则正准备申请开班,分一杯国际高中班的羹。
最早面向浙江招生的是2006年江苏的枫华高级中学,枫华高中来浙江宣传时称学生可直接申请加拿大的大学;2008年,杭外和镇海中学推出剑桥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
去年6月份,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学国际部也来杭州做了一场宣讲会,从去年开始,他们也将开设剑桥高中A-Level课程。
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学国际部校长金甲辰说,其实早在2005年,他们就已经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当时全国获批的中学只有两家,另外一所是北京的人大附中。不过,招生时他们遇到了困难。
“根本没人了解A-Level课程是什么,所以学校没有生源。”近几年,随着大家对国际高中的了解,家长、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绍兴轻纺城中学便在去年正式开始招生。
在浙江,杭州的考生最热衷的是杭外的剑桥班,宁波的考生最热衷镇海中学的剑桥班。要抢到好生源,其他一些国际班则需要动动脑筋。
早在上个月中旬,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国际部伊顿剑桥国际中心已拉开考试大幕。据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介绍,当时报名的有30多位学生,大致录取10名。在3月初,他们还将有一次招考。
关于选择哪些学校,新东方辅导老师魏瑞雪给出的建议是:“看毕业生走向比较好、生源比较不错、办学年限也比较久的(虽然现在大部分办学时间都不长,在3-5年),这些学校比较有权威性。”
中等生多了一条成才路
吴青(化名),杭州一所民办初中初三学生。
“成绩中等偏上吧。文科比较好,理科不大行,读得很累啊。”吴青说,自己考前三所比较悬,如果是前八所的学校,“比较后面的也不想去读了,肯定上不了好一点的大学,以后出路不好。”
“我不喜欢国内这种压迫式的教育方式,老是要求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吴青说,她很想发展自己的兴趣,比如以后做个设计师。
“很想出国读书,喜欢那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但不管爸妈还是自己都觉得高中出去太早了,自理能力也不大行。”初二暑假,在几个家庭会议后,吴青决定来读剑桥高中的考前辅导班。
“首选杭外,然后是上师大。精力有限,别的就不去考了。”吴青笑笑,她说,对于考试,她觉得最难的是英文词汇量不够,尤其是用英文出的数学卷子,很多时候连题目都看不懂。
吴青剑桥高中考前辅导班同学林其,和吴青的情况很相似,在杭城另一所民办初中念初三,成绩中等,英文好,理科吃力,家境不错。
“想想以后挺美好的,就是现在真是地狱!”林其边叹气边跟记者分享自己一周的作息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6点15分起床,7点25分前到学校,晚上夜自修回家后天天写作业到12点,然后睡觉。周六要补课,写作业。周日算是一周里最轻松的一天:早上8点多去上剑高的辅导班,中午下课,回家可以稍微休息一会,然后继续写作业。”
林其长叹一口气:“中考又不能完全放弃,如果剑高考试没戏了,中考还是要试试。但是顾两头真的很累!不过现在每次的考试排名,我的压力小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在乎了。总是多一条路了嘛!”
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一些两手准备的同学更希望能在中考中胜出。
“我是比较无奈,现在成绩上不了前三的,如果超常发挥能上前三,当然读前三啊,以后读国内大学也不错,不愿意离家太远,费用也高。”李利(化名)说,他之所以决定考剑桥高中,是想给自己留个保底的退路。
纵深
一心奔国外名校的尖子生首选
建兰中学初三学生小徐成绩特别优秀,老师说,按照她的成绩,中考考进前三肯定没问题。
不过小徐却说:“哪怕考进了杭二中也不会去读。”为什么?小徐说,她要去读国际高中。
“我总觉得国内的大学生活没有国外有意义。国内是读大学前学得很苦很累,到大学后整天混日子,国外的大学却不一样。”小徐说,她一直有去国外读大学的想法,初一暑假时,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去英国参观了牛津、剑桥等名校,见到那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出国留学的想法更加坚定。
去年的时候,小徐妈妈一个同学的女儿考进了杭外的剑桥班,一打听,全家人都觉得先去这里读再出国更好。
“先读个国际高中,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都可以先有个过渡。另外,读国际高中的同学也都是要出国的,在国内先认识些朋友,等出去了也好有个照应。”小徐说。
小徐的目标有两所学校,一是杭外的剑桥班,另外一所是上海师大办的国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