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中考有了“选择”,十四五岁的孩子可能不会将书本与未来人生挂钩。今年北京首次“选科”中考,除了语文、数学等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从5科中选择擅长的3科参加考试。
这一变化在赋予了学生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教育更多的未知、焦虑与期待。
“副科”选考可以“扬长”
2018年,是北京实施“新中考”改革的“首考”,学生们可以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化学这5门“副科”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加上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与体育,每个学生的考试科目是7门。此前北京市中考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5门。
在新出现的“思想品德”一科的考题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党的十九大、国歌法、京津冀等考查内容。西城教师研修学院蒋凤等专家提出,新中考的考题与过去“死记硬背”为主不同,现在更加灵活、关注现实与个人想法,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位考生回忆,考题并不难,比如“在校大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某人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机器人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等,很多是生活中的事例,要求对这些事情进行分析、判断,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内容。
“有选择性地参加考试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位考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不过他也发现,因为每个同学都在用自己擅长的项目去比拼,选科带来的结果是“竞争更加激烈了”。
为考生提供“选择”体现在考题的很多方面。比如语文的大作文为2选1模式,可以聚焦文物、古迹谈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也可以选择以“伙伴”“困境”“成长”为核心词写一篇故事。
“这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都是好消息。”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考试成绩出来后,还要对原始分按不同比例折算。所选三科成绩,折算后实际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和60分。此举是为了用考试杠杆来发现考生强项,突出考生优势,尊重考生个性发展。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同时,为了处理好“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命题形式上,采用考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更“宽”更“活”的命题思路下,试卷呈现的形式能够让考生喜闻乐见,激发和活跃考生的思维。
“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实现‘扬长’教育,使弱势学科对孩子总成绩的影响进一步减小,而优势学科对成绩的提升则进行了放大。”这位负责人表示。
变化也会带来“焦虑”
对于新的中考改革,不少考生和家长难免由于“心里没底”而感到焦虑。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借此开设了应对考试改革的各种辅导班。一位海淀区的家长说,初三一年课外辅导的花费超过10万元,并且这一花费在同学中并不夸张。
这位家长解释说:“中考改革后,对考试的变化一时难以把握。加上必考科目一共是7科,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因为以前都没考过,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了一两门上辅导班,一节课200元,一周千元左右。两门课,一个月下来就是万元。”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焦虑、从众等心态导致许多学生及家长通过“报班”来平衡。一些培训机构的“新中考”冲刺班、押题班、名师一对一辅导等都很火爆。
西城区一位家长认为,改革带来的焦虑有两方面。其一是选科焦虑,选科就意味着暂时放弃一些科目,对于尚未有自己明确兴趣的初中生来说,这也意味着限制了高中甚至未来大学的科目选择。其二,由于选科带来了9种科目组合,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彼此不同,在录取时成绩在一起“排队”。比如两个人总分都是540分,可能成绩的内涵完全不同,如何保障程序的公平?
面对选择,怎么“选”是个大问题。一位中学心理辅导老师说,有的学生在喜欢的学科、擅长的学科、未来高考侧重的科目之间充满“纠结”。“以前到了上大学才需要选择,现在提前到初中阶段,很多孩子还在懵懂中。”
“有的孩子心态较为成熟,已经对未来有了笃定的判断。比如已经对有兴趣的职业、专业有了想法,甚至查阅参考了高校录取的科目要求。有的孩子还比较迷糊,每个学科都不舍得放弃。”这位辅导老师说,从“没有选择”到“有选择”,再到真正把握住机会,还需要适应。
“不是我们计较,孩子们都很努力”
中考结束当天,一些家长就在微信群里讨论一道热议的考题。“语文试题中,有道题似乎是考本地考生不熟悉的方言。”一位家长说,这道题目中“我愿像这信天游一样地高高飞起,化作装饰你的夜空的月晕,绕着月亮转____”让学生在空格上选择“红圈圈”“一圈红”还是“圈圈红”。
对于这道题目,北京教育考试院在中考出分当天发布“关于2018年中考有关问题的说明”中表示,该题目设计与方言无关,符合《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并未超纲。据了解,在实际阅卷时,对符合原作的答案“圈圈红”给全部分,对同样符合语法的“红圈圈”给部分分。
“不是我们计较,孩子们都很努力,分数太接近了,在排名上一道题可能就差上千名。”一位海淀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模拟考试中平均分达到92分,总分与同学差6分,但全区排名相差1500多名。这样两个水平原本“差不多”的孩子,在高中的选择上会有明显差异。
家长们通过对招生计划中录取名额、分数排名的分析,已对录取情况进行了模拟与预测。也因此一些家长对今年个别学校减少统招名额提出异议。
“今年中考孩子是羊年出生,人数比往年少10%左右。原以为录取比例会提高,没想到并非如此。”一位朝阳区家长说,因为招生计划根据考生人数的减少同比减少了,对于一些优质校来说,绝对的名额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比如朝阳区知名学校陈经纶中学,2017年统招计划一共221名,其中面向朝阳区招收普通班136名。2018年统招计划157名,其中面向朝阳区招收普通班72名。
另辟蹊径的机遇
2017年,北京有3000余名学生参与了名为“1+3”贯通培养的计划,可以不参加中考直接升入高中。
作为探索高中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形式,2017年参与这一计划的有36所学校。这一计划与“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等多种招生方式一起,成为北京中考统一考试的补充。
通过多种方式的招生,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比例由去年的不低于35%增加到40%以上,更多普通初中学校的学生通过各种教改项目有机会升入优质高中。
15岁的赵建靓是通州区潞河中学首届“1+3”贯通培养计划的一员。“这是一个全新模式的教学,参加中考的同学大部分是老师引导的学习,而我们的自主学习更多一些。”她说,比如我们有一门课叫做“生涯”,关于未来职业、个性发展的一些引导,对我帮助很大。
在潞河中学,共有79位学生通过2017年的“1+3项目”,按照计划今年可以直接升入高中。“这一年,我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跟随集体去中科院南京分院学习一周,参与研究了玄武湖水量与细菌质量的关系,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科学。”学生朱锦飞说。
作为中考改革项目之一,“1+3项目”的初衷是探索一种新的贯通培养模式。现实中,因为不用参加中考,学生们可以参与更多科技、文化类的拓展活动。
“比如一个小组同学正在探索无壳孵蛋试验,如果他们是初三的话,是不可能有时间做这件事情的。”潞河中学贯通项目负责人、物理老师李娟说。
李娟介绍,今年“1+3项目”将迎来第二届学生,开展更大范围的“实验”。未来,希望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新方法,带学生参与前沿研究项目,发展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意识,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与路径。
改革的配套与完善
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是这一轮中考改革的主要依据。该《意见》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意见》指出,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现在中考改革、未来的高考改革,面临的变化很多,对学校、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一位受访家长说,最担心的不是变化,而是政策的稳定性或与其他政策是否配套。比如不同科目的试卷无法保证难易程度的一致,但最终招生并不按同类科目排名,而是全部大排名。
近年来,北京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丰富的制度设计,增加了机会的公平性,有许多孩子从中受益。但也有人提出,增加机会的公平性不等于改进了教育质量,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焦虑”感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思维”就很难改变。
“改革还需要坚定地推进。”一位普通高中的校长说,所谓资源均衡需要长久的努力与涵养,不是靠简单的“改变分配规则”就能够实现的。比如在师资投入、教学水平均衡等方面,需要老师们辛勤的耕耘、配套政策的跟进,不是一两项改革政策可以到位的。
受访专家指出,今年是北京实施“新中考”以来的“首考”,各方面都在磨合中积累经验。考试招生制度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要不断完善选拔机制,让更多青少年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成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好苗子。(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赵琬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