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别让你的焦虑毁了孩子三年的努力!

阅读:5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8/6/26 14:02:01
分享到:

近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开始变得很烦躁,说孩子一方面害怕中考的来临,另一方面又盼着中考赶快来,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不想学习,怎么办?

  其实,这都是孩子因为中考产生压力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

  假想悲观的预期

  许多学生对中考有一些过于绝对的想法,认为如果考不好会有多么不好的后果。觉得自己的基础差,脑袋笨,即使已经很刻苦,也无法有很大的突破,所以索性就破罐破摔,干脆不学了!

  真实与理想之间的压力

  面对中考等一些重要场面时,越是懂事的孩子可能压力越大,甚至有些失去了自我。孩子有如此的表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对于结果的期待和要求。孩子希望考到最理想的学校;他难以接受最后的结果低于自己真正的水平……往往这些才是考生压力大的主要原因。

  来自家长的压力

  孩子内心里会更多地认为中考是为了实现他人的期望,是为了家长,而非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非常容易出现认同偏差,从而出现状态不佳和负面情感爆发的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孩子并没有把家长给予的期望科学地内化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当中。这既表明了孩子缺乏有效的目标设定方法,也体现了家长与孩子之前的沟通不到位。

  这样帮助孩子解压才有效

  不说教,做一个倾听者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来进行心理疏导。沟通时,家长不要长时间的唠叨,因为在备考阶段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的紧张情绪通过唠叨来集中在孩子身上,沟通变成说教,效果很不明显,反而背道而驰。

  建议沟通的开始家长要先留给了孩子倾诉的机会,自己做一个倾听者、陪伴者。即使孩子表露出很多负面情绪,也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宣泄,因为这是他自我减压的最好时机。随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从感性的负面情绪上转移到理性的学习方法上。

  不唠叨,营造温馨的环境

  有调查显示,学生在临考前,最不爱听到的话是家长每天询问“复习得怎么样啦”。他们没法回答您,而且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

  所以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安下心来,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学习和复习环境,使他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具体来说,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并尽量少地去批评他,即使不是学习方面,哪怕是生活的懒散,行为的不规矩,在这样的阶段,家长尽量不要吭声,这是您对孩子的体谅,也是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

  不心急,让孩子降低期

  当孩子为模考成绩担心时,家长要让孩子降低自己的期待。根据成绩,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平均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浮动大约5%~10%,分数越高,浮动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以此作为自己的中考目标。有挑战性而且通过一定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比太难或太易的目标,更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提高信心。而如果期望值定得过高达不到,会使孩子情绪低落,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

  考前最后几天,告诉孩子这样复习

  提纲挈领,让主干知识清晰突出

  消化掌握已有知识,补齐漏洞,夯实薄弱环节,记牢该记的东西,使学科主干知识清晰突出,就可以有效应对考试。

  天天过招,让知识点呼之欲出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即使明天中考,今天也要适度练习。当然,这时候练习不求数量不求难度,关键是保持手感、练习规范和讲究细节。对薄弱的知识点尤为必要,考前针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点练一两题,获得解题感觉,避免怯场慌乱。

  练习规范,避免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尤其是网上阅卷,对规范解题要求更高:字体潦草的卷面直接评卷和扫描到计算机中评卷,可视效果大不一样,卷面书写弱点被放大,视觉效果更差。天天适当练习,讲究细节完美,做到书写清晰,卷面美观,答案呈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条理化,最大限度多拿分数。

  养护身心,让情绪心平气和

  临近中考,情绪最易急躁。心浮气躁,这也想学,那也想做,轻重缓急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时间赔了,方寸乱了,心气虚了,于考试有害无益。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成就事业的必备心理素质,更是制胜中考的必备心理素质。这里奉上解压关键词:吃好喝好睡眠好,自我暗示信心高,合理宣泄益处多,互相鼓励少不了。
 

     来源:网络  编辑:majiaw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