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上海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竞赛考证共有26种

阅读:28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2/8 10:02:11
分享到: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竞赛和
  考证工作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问:目前本市中小学生竞赛和考证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根据教育部要求,上海市教委于上世纪90年代专门设立中小学生竞赛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竞赛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市中小学生市级学科类、德育类、艺术类、科技类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活动”)的统一管理工作,这四类市级竞赛活动应向市竞赛管理委员会申报;经审核通过的竞赛项目将获竞赛许可证(有一定的有效期,有效期过后需重新申报)。1999年起,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上海市不再举办全市范围的小学阶段学科竞赛活动。截至目前,中小学阶段经许可的全市的竞赛活动主要有数学、英语、科技和艺术四类,共有26种,小学阶段没有全市性或区域性的学科类竞赛和考证活动。
  问:为什么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竞赛和考证工作?
  答: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未经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审批,无竞赛许可证的竞赛和考证活动,并且有低龄化、扩大化、功利化的趋势。社会机构在大肆敛财的同时,孩子和家长苦不堪言。很多低年龄儿童往往要用几倍的时间去学习高年级儿童相同的内容,使孩子丧失了游戏、体育活动的时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一些家长把孩子送这送那读书,不但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在孩子的攀比中造成焦虑。
  为了按照“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韩正市长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坚决清理各种面向中小学生特别是低龄儿童的竞赛和考证,为孩子营造身心愉快的成长环境。”的要求,我们将在叫停“星级考”的基础上,继续大力遏制“考证热”、“竞赛热”蔓延的态势,从2012年春季开学开始,从教育内部着手,禁止学校和教师组织和宣传社会上的考级和竞赛,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把竞赛成绩和考级证书作为录取依据,禁止学校为竞赛和考证提供场地,进一步清理中小学生竞赛和考证工作。
  问:文件要求严禁教育系统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举办、参与组织、宣传无竞赛许可证的任何区域性学科类竞赛活动,就是说非区域性的、非学科类的竞赛活动还可以开展吗?
  答:对的,我们规定严禁教育系统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举办、参与组织、宣传无竞赛许可证的其他竞赛动,主要是区域性的学科类竞赛,非区域性的、非学科类的竞赛活动不属于禁止的范围。区域性的体育比赛、艺术比赛仍可以进行,学校内部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正常的比赛也不在禁止范围之内。
  问: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初中预备年级新生招生,学校不看考级证书和竞赛成绩了吗?
  答:对的。现在公办学校是划片就近入学的,每年学校都会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具体就近入学的划片范围和报名时间,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从去年起已经尝试网上报名,今年在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全部采取网上报名,主要是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在此基础上组织面谈,确定录取学生。
  我们要求学校不得收取各类适龄儿童少年学科竞赛、学科等级证书或复印件,不得要求填报适龄儿童少年学科竞赛或学科等级考证情况。家长或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或填写的招生报名资料中,有学科竞赛或学科等级证书及其情况的,一律退回。在招生过程中,我们将组织观察员到民办学校招生现场进行监督;依据来信来电反映,对公办学校招生进行飞行检查;同时,市教委每年都安排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专项督导;从而不断推进招生过程的透明与公正。
  其实,许多社会力量举办的考级、竞赛,大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很多竞赛凡参加的孩子均可获奖,甚至有些竞赛活动缺少监管,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学校并不相信这些证书和竞赛等第。家长容易被一些特殊例子误导,一个竞赛获奖的孩子被某一个所谓的名校录取,往往会成为培训机构的宣传对象,实际上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竞赛获奖的原因而被录取,恰恰是孩子的综合素养很好,而这个综合素养与这项竞赛并无关系,甚至孩子如果不去参加培训,也许也会很优秀。实际上存在很多没有参加任何竞赛和考级的孩子也被录取了,也存在竞赛获奖的孩子没有被录取的情况,后两种情况的孩子很多,但大家都没有关注。
  问:考证和竞赛热,是不是说明我们上海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
  答:家长受社会培训机构的误导,盲目参加考证和竞赛活动,期望利用考证证书和竞赛成绩择校,是不是说明我们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个问题很复杂。实际上,无论是PISA测试,还是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都表明,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化程度在国内外都是名列前茅的。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政府能做的仅仅是人、财、物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通过校长和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资源转化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服务。不同学校和教师,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就会有差异。即使是我们现在底部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学校之间的质量仍有差异,政府不可能花同样的钱,让不同学校的小孩都得到同样的教育。对于公办学校,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引导学校科学育人,全面育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有些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有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这种需求可能更强烈。他们觉得民办学校的学生质量会整齐一些,最终在升学竞争中学校整体成绩会好一些,想选择民办学校,这种需求也是应该得到满足的。我们也鼓励民办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来满足市民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还有些家长的择校是盲目的,觉得别人都去上民办了,以后小孩会竞争不利的,让小孩拼命、吃苦往民办学校这条路上赶。其实,部分人挑选民办小学并不是说明公办学校质量差。不能盲目地拿公办学校的平均成绩与民办学校的平均成绩比,因为民办学校是挑选生源的,公办学校是就近入学的。我们很多公办学校,课程的设置非常适合小孩的需求,环境的布置处处体现育人的要求,教师育人境界和专业能力都非常高,教育质量也非常好。我们一直在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办学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也请家长能正确科学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
  问:除了规范考证和竞赛工作以外,市教委还将通过哪些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答:坚持育人为本,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必须着眼于长远,着手于当前,远近结合,疏堵相济,有力推进。当前,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令行禁止,一手抓深化改革,两手都要硬。一方面,我们明确底线要求,规范竞赛和考证工作,遏制和“减负”理念背道而驰、加重学生负担的种种社会积弊。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推进《校长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推广“快乐活动日”,组织中小学生学生走进校外教育基地,开展作业研究等工作,以此来深化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身心愉快的成长环境。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编辑:中考资讯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