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1.2017年初中物理考试命题范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板块中所要求的知识点,二是《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过程性要求,在具体命题中均按《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层次要求命题,合理安排试题区分度。
2.初中物理考试命题所依据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
3.和物理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我国科技领域新成就也可作为中考命题的内容,其目的是更好的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科技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命题原则
初中物理考试命题基本依据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同时结合齐齐哈尔市的初中物理教学实际,确定以下命题原则。
1.选拔与导向相统一的原则。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 验的科学,所以,物理命题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同时又要体现试题对学生学习 水平的选拔性,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理想的信度及效度。试卷在选拔和导向功能上应“选拔服从于导向”,即引导日常教学注重实验,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重的原则。
初中物理命题既要体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考核,也要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过程的考查,同时在试题命制上也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期间经历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考察,在试题资源选择上要融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实现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考察。
3.题型的配备及试卷结构的设计体现继承与发展相补充的原则。
物理考试的题型设置也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渐变过程,在题型的设置上,除了要保持一些传统的题型外,还要按照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开放和发散性题型的比例。实现科学探究类试题与科学内容类试题总体综合运用,客观性试题与非客观性试题合理搭配。
4.适应教学实际合理选择试题资源,贯彻课程资源和试题资源相一致原则。
物理考试命题的资源选择要体现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从身边的学生生活中捕捉试题资源,从社会生产中收集素材,以便引导平时的课程开发与延伸。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
(一)机械运动
1.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 时间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说明:这里所说的适当工具,是指卷尺、米尺、皮尺等刻度尺,计时用的停表和秒表等等。
2.会根据日常经验或参照有关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利用有关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3.知道物质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知道机械运动是一种形式最简单的运动。
4.知道描述物体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说明:不考查有三个以上(含三个)的参照物的相对运动问题。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知道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区别,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和粗测。
说明:不考查复杂的追击及相遇问题。
(二)声现象
1.认识声音产生的原因。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知道声音能在介质中传播。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空气、液体和固体能够传播声音,而真空不能传声。
说明:考查应包括对一些声现象的探究。
3.了解乐音的特性。
4.知道声能传播能量和信息;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来源:学科网ZXXK]
说明: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对声的利用及控制进行评价。
(三)物态变化
1.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明:对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要能知道大致的范围。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说明:知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的数值,并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 界中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