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30)

阅读:5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6/9/26 16:54:04
分享到:

第十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话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课民族团结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4.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我国促进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来源:网络  编辑:majiaw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