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心理辅导 > 阅读文章

初三化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阅读:16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6/8/23 17:07:51
分享到:

 重视课堂提问艺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研究这门艺术。

  一、优化环境,增强自信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学生有没有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气氛不好,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原因。因此,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可以敞开心灵,调动思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营造一种民主、和谐、不压抑的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求异思维,这就是“愉快教育”。教师应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平等民主地对话,这样,会使学生在讨论时畅所欲言,出现奇思异想,使得课堂教育生机勃勃,焕发出活力。

  二、精心创设情境

  如讲解“分子间有间隙”时,先举出几个“1+1≠2”的例子,接着提问:将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所得体积是多少毫升?学生的答案脱口而出:200毫升。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做这个实验,实验后学生发现自己错了。教师又做了“等体积的半杯红豆和半杯黑芝麻混合在一起结果小于一杯”的实验。虽然这两个实验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有相似的现象,学生从中感悟到分子间有间隙这一化学现象。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此教学情境中,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学习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激发了学习兴趣,引起了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三、优化提问程序

  在通常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是采取先点名后提问的方式,而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被提问的学生会因没有思考的时间而非常紧张,其他学生则觉得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化学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与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化学情境;提出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课前必须精心设计。

  四、面向全体,因材施“问”

  在教学中,当教师准备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时刻记住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提出的,而不是对几个举手的学生提出的。在每节课上,教师应该尽可能为班上每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意抽取或轮换、排号,而不是固定地向某些学生提问;另一方面,有些选择题的答案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举手表决。笔者向大家推荐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对问题作出反应的方法,就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然后让同桌批阅或教师随机地抽查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实际,设计难度不同、梯度合理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促使每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已有知识水平上经过努力回答出来,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对学生热情鼓励,积极评价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及时、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评价要秉承激励性的原则,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的、有积极导向的肯定性评价,并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及改进的方法。为了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教师对回答问题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要小心保护,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充分保护他们已经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切不可对他们讽刺挖苦。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而要态度和善、语言亲切,诚恳地帮助他们,善意地指出他们思考或回答中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总之,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手段,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接受知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方式,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研究十分重要。

     来源:网络  编辑:majiaw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